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领衔的研究团队,在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全球首次利用研发的基因治疗药物恢复遗传性耳聋患者听力和言语,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于1月25日发表在《柳叶刀》。
全球先天性耳聋患者高达2600万,我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,其中60%与遗传因素相关,严重阻碍了儿童言语、认知以及智力发育,目前临床上尚无任何治疗药物。OTOF基因(表达耳畸蛋白)突变是导致先天性耳聋常见的病因之一,常引起儿童重度至极重度或完全听力损失和言语障碍。
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和合作,攻克大基因内耳递送难题,研发出基于腺相关病毒(AAV)的双载体基因置换疗法(AAV1-hOTOF药物),在OTOF耳聋动物模型中表达具有正常功能的人源耳畸蛋白,显著改善听功能,并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性研究。然后将正常的人源OTOF编码序列导入患者内耳毛细胞,使毛细胞表达正常功能的耳畸蛋白,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听力。
?
图片来源于《柳叶刀》
该临床研究于2022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伦理批准。2022年10月,研究团队发起临床试验,并随后实施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内耳基因治疗,之后陆续纳入多例儿童患者。目前最长的随访时间已达1年以上,患儿已经能够进行日常对话,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疗效的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,也是该领域目前成系统的、病例数最多、随访时间最长的临床试验。
相关论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S0140-6736(23)02874-X
版权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科学报、科学网、科学新闻杂志”的所有作品,网站转载,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,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;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,转载请联系授权。邮箱:shouquan@stimes.cn。